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物
出版物

中机质协动态

2012-08-30 浏览量:
全国机械工业第三十一次“双代会”在银川举行
  7月2日至5日,全国机械工业第三十一次“双代会”在宁夏银川市圆满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7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主题为“提升 发展”的第三十一次“双代会”共收到优秀小组成果373个。经初赛、复赛,共评选出2012年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182个、二等奖90个、三等奖44个;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一等奖29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5个。
  表彰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张维德主持。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机质协名誉会长陆燕荪;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张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赵驰;中机质协顾问曹仿颐;中机质协副会长李俊杰;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部长王建和;宁夏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高重瞳、装备工作处处长陈志清;宁夏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李生贵;中机质协秘书长郭学俊;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邵乐利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进行的是大会发表。优秀小组代表天津一汽丰田有限公司的“车体部三装焊飞翔信得过班组”、湘电集团有限公司电机事业部的“倾情QC小组”、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务实团队QC小组”、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的“海东青QC小组”进行了大会发表。
  宁夏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高重瞳同志代表东道主讲话。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张波主席代表主办方做题为“持续发展 提升质量 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一年来机械工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机械工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会长赵驰也讲了话,对行业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王建和部长宣读表彰决定。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等11家优秀企业代表和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等22个优秀小组代表依次上台领奖。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机质协名誉会长陆燕荪在大会上讲话。陆部长结合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强调了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而实体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关于下一步工作,张维德会长强调: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双代会”布置的工作和任务;二是要紧紧围绕《质量发展纲要》和质量效益开展活动;三是要激励和保护职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四是要继续扩大质量信得过班组的覆盖面。
  本次“双代会”人数众多、气氛热烈、成果丰硕,是机械工业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对在机械行业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行业骨干在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现场培训学习
  为了提高行业骨干队伍素质,学习了解数字化制造技术,借全国机械工业第三十一次“双代会”在银川召开的有利条件,中机质协策划、组织了行业骨干人员的现场学习培训。7月4日下午,在中机质协陆燕荪名誉会长和小巨人机床王勇副总经理的带领下,参加第三十一次“双代会”的领导、评审员等行业骨干人员一行45人到宁夏银川的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LGMAZAK)现场学习。
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智能网络化机床制造工厂”的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于2000年5月28日建成投产,是机床销量位居世界首位的山崎马扎克(YAMAZAKI MAZAK)公司在中国建立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基地,小巨人机床开创了我国智能网络化工厂之先河。
   在装配工厂,单元化配餐式物流、自动立体仓库、6S及看板管理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高精度板金加工处,现场折成的金属小盒子直接倒进纯净水而不渗漏。中国第一条龙门式大型五面加工机FMS,一次装卡可完成五个面的加工。
    在智能生产中心,听取了杨立栋部长助理做的夹具数字化制造技术讲座。智能生产中心包括智能监控、智能刀具管理、智能日程管理、智能编程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设计、制造、管理等产品全寿命周期内的制造技术,是制造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传统生产模式下设备开动率不足30%,而数字化制造模式下设备开动率达到50%。大家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公司马红毅部长进行了品质管理讲座。马部长从不合格品“不制造、不传递、不接收”的理念,到精密测量仪器的手段保证;从全员参与过程控制、零部件的质量保证,到各种质量管理方法的使用等,详细介绍了小巨人机床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模式,并回答了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对小巨人的数字化制造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小巨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对推进“两化”融合、发展高端制造业有了更强的使命感。
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7月26日至7月28日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班如期在西安举办。来自全国各地3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如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均派学员参加培训。
在当今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外购、外协部品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企业间竞争已成为供应链的竞争,向供应商管理要效益成为企业普遍的心声。但实际操作中,单纯从采购方和供应方的相对立场出发去管理供应商,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同时供应链上的综合风险因素,使得企业希望通过优化供应商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何与关键供应商建立共赢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当今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班就是为解决企业在供应商管理方面的困惑而开办的。通过了解供应商质量管理系统构成,供应商关系的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估和考核的方法,系统学习对供应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切实提高供应质量水平。
  培训班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有小组讨论、学员互动、案例展示等等,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了供应商质量管理方法,受到学员好评。学习结束后颁发了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ISO/TC96秘书处迁移中国长沙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管理局(ISO/TMB)2012年第34号决议,原在英国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改由我国担任,国家标准委决定由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喜军任ISO/TC96首届主席,由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承担ISO/TC96秘书处工作。2012年7月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秘书处成立大会。
   大会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承办。国家标管委会主任石保权,中机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杨学桐,工业标准一部殷明汉,国际部郭晨光处长,总局特设局尚洪处长,国家科技部计划司攻关处王俊利处长,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陈叔红副主任,李友志副省长,政协武吉海副主任参加会议。中机质协郭学俊秘书长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ISO/TC96迁移中国,这是我国机械工业承担的第10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第8位主席。体现了中国机械工业在国际竞争、国际合作中的水平不断提高。
17家机械企业的管理经验入围2012年全国“质量标杆”
  为落实“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在工业企业自愿申请,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全国性行业协会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组评议,工信部确定“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践经验”等50项典型经验为2012年度全国“质量标杆”。
  成为全国“质量标杆”,既是对企业实践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取得的经验和成绩的肯定,也是企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重要契机。机械工业共有17家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入围全国“质量标杆”,它们分别是:
1.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实践经验
2.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实践经验
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精益生产的实践经验
4.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可靠性管理的实践经验
5.      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实施可靠性管理的实践经验
6.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现场6S管理的实践经验
7.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实施QC小组活动的实践经验
8.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卓越班组管理的实践经验
9.      中国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以现场管理体系为支撑做强质量信得过班组的实践经验
10.  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基于信息化、全员化、科学化的质量持续改进体系管理实践经验
11.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设计开发内建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质量改善3824法的实践经验
1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以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的精细化管理实践经验
14.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卓越质量经营实践经验
15.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实施模快化设计、并行化制造的实践经验
16.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基于市场评价的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经验
17.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实施产品质量提升的实践经验。
着力提高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8日下午就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和走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工业发展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工业健康发展,而且会给整个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要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制度环境建设,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加强促进工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增强消费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发挥工业产品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各方面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根据工业转型升级总体要求,围绕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瞄准重点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产业集中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要着力推进融合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着力推进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跨区域合作机制,引导地区间产业合作和有序转移,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切实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健全工业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统筹国内产业发展和国际产业分工,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良性互动。